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隋唐五代时期的蚕业

来源:广东蚕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7 14:3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接上期) 1 栽桑技术 唐代韩鄂《四时纂要》“一月”载:“种桑:收鲁桑椹水淘取子,晒干。熟耕地,畦种,土不得厚,厚即不生。待高一尺,又上粪土一遍,当四五尺,常耘令净,

(接上期)

1 栽桑技术

唐代韩鄂《四时纂要》“一月”载:“种桑:收鲁桑椹水淘取子,晒干。熟耕地,畦种,土不得厚,厚即不生。待高一尺,又上粪土一遍,当四五尺,常耘令净,来年正月移之。”《四时纂要》“五月”载:“种桑椹,是月取椹淘净,阴干,以肥地每亩和黍子各三升种之,候桑、黍俱生,看稀稠锄之,长与黍齐,和黍刈倒,晒干,顺风烧,至来春生叶,每一亩饲蚕三箔。”“一月”、“栽树”载:“凡栽树须记南北枝。坑中著水作泥,即下树栽,摇,令泥入根中,即四面下土坚筑,上留三寸浮土,埋须是深,浇令常润,勿令手近及六畜觗触。”“接树”载:“取树木如斧柯大及臂大者,皆可接,谓之树砧,砧若稍大,即去地一尺截之,若去地近截之;则地力大壮矣,夹煞所接之木,稍小即去地七八寸截之,若砧小而高截,则地气难应。须以细齿锯截锯,齿粗即损其砧皮,取快刀子于砧缘相对侧劈开,令深一寸,每砧对接两枝,候俱活,即待叶生,去二枝之弱者。”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记载他的种树经验时说:“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表达种树老人宝贵的种树和护理经验。郭橐驼《种树书》“正月”载:“移桑树、高树,白桑宜山冈、地上、墙边、篱畔种之;五月收桑椹,以水淘取子,略晒,成畦种之,至冬间烧去稍,明年分开再种,一年后可移,若是矮短青桑,宜水乡、田土、水畔种之。正二月用木钩攀枝地上,以土压之,明年正月便可截断移种。每年两次用粪或蚕沙添肥土浇壅,常锄去草根、动浮根。树下宜种菜蔬,依时修治则叶茂”;”修桑时:削去枯枝,去树低下小者、死枝条、开根,用粪土泥培壅,与十二月同。此月上旬不修理,则叶生迟而薄”。

“二月”“压桑条:湿土压条烂,燥土压易生根”。

“十月”“压桑条”

“十二月”“条桑”、”添桑土”

韩鄂在《四时纂要》“正月”中,对桑树嫁接和压条介绍:

“所接树,选其向阳细嫩枝如筋大者,长四五寸许,阴枝即小实,其枝须两节,兼须是二年枝方可接。接时微一头入砧处,插入砧缘劈处,令入五分,其入须两边批所接枝皮处,插了,令与砧皮齐切,令宽急得所。宽即阳气不应,急即力在夹杀,全在细意酌度。”

“插枝了,另取本色树皮一片,阔一寸,经所接树砧缘疮品,恐雨入,缛纏了即以黄泥封之,其砧面并枝头,并令如法泥讫,仍以纸裹头、麻纏之,恐其泥落地。砧上有叶生,即旋去之,仍以灰粪拥其砧根,外以刺棘遮护,勿使有物拨动根枝。春雨得所,尤易活。”

“移桑:正月、二月、三月并得。熟耕地五六遍,五步一株,着粪二三升,至秋初,劚根下,更着粪培上,三年即堪采。每年及时科斫。以绳系石坠回向枝令婆娑,中心亦屈却,勿令直上难采”,这仿佛现代的水平压条。

“白桑无子,压条种之。才收得于便种亦可,只须于阴地频浇为妙。”

2 养蚕技术

2.1 养蚕准备

《四时纂要》“一月”:“修蚕屋,织蚕箔,造桑机。”

唐代韩鄂《歲华纪丽》“三月”:“修蚕器,劝蚕。”

2.2 收蚕种

韩鄂《种树书》“五月”:“拣蔟上硬茧尖细紧小者是雄,圆慢厚大者雌,若同时出者,卯时(上午7~8时)放对,未时(下午1~2时)摘放。子如环、如堆者不可留,母蛾在上覆子者三、五日则气足,方用桑皮穿挂凉处,忌麻芋线挂,烟薰日炙之。若收种不仔细,徒费力养蚕”。

2.3 浸蚕种

“以蒲、艾、柳井水略浸,老尿收挂。”

唐代起,蚕种不但农家自给,且已有商品生产,曾记载蚕种从山东带至浙江出售(何延之“兰亭始末记”;《全唐文》卷31)。由于气候的变化,北方时有多化性蚕的饲养,如唐玄宗时,益州献三熟蚕;代宗时,太原民韩景晖养冬蚕成茧,“尹思贞为青州,治州有绩,蚕至岁四熟”(《新唐书》“尹思贞传”),“大历五年(770)九月,太原奏文水具冬蚕成茧。”(《唐会要》卷28“祥端上”)。

唐时茧形小,且较多地饲养着二化性和多化性蚕,茧丝纤度细,轻薄型丝织物成为时代和地区的特色。李商隐有“越罗冷薄金泥重”、刘禹锡有“舞衣偏尚越罗轻”、白居易有“浅色穀衫轻似雾,纺花纱袴薄于云”、李白有“碧纱如烟隔窗语”、李贺有“粉霞红绶藕丝(如藕丝之细)裙”等诗句。在《苏里曼游记》上记载着一个故事:苏里曼在广州和唐王朝的一个宦官谈话,见他身上穿绸衣,还可见到肉体,颇觉奇怪,宦官伸出手臂让他数是几层,他数过是六层。

文章来源:《广东蚕业》 网址: http://www.gdcyzz.cn/qikandaodu/2021/0727/1614.html

上一篇:两宋辽金时期的蚕业
下一篇:乐至蚕桑产业扶贫成效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