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风起云涌,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生产方式发生变革,人类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传统聚落文化深受冲击与影响,可持续发展面临抉择。几千年来传统聚落的形成发展经历史洗礼,是人类顺应、利用、改造自然的产物,是为聚居和生活而有意识开发创造的生存环境,是建筑科学技术和艺术人文经验的结晶。现就传统聚落呈现的文化现象及其形成机理进行研究,探索其适应机制的构建与关联以及发展的应对策略。
1 文化生态适应观点的概念及内涵
在20 世纪50 年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①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对文化的形态与进化成因提出了新认识。文化生态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关于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等的文明认知,包含历史传统、社会伦理、科学技术、宗教信仰、民间习俗等,是生存经验和智慧的沉淀[1]。文化生态适应是指“人们在个别的环境中修正其具有历史渊源之文化的适应过程”[2],文化生态适应的重点研究内容和理论核心是社会、环境和技术三者关联的理论。文化生态学将自然科学的观点方法引入文化研究的范畴,研究的重点是社会适应其环境的过程。在这一适应过程中,内部的社会结构是否相应发生变迁、进化或变革。文化人类学家萨林斯在朱利安·斯图尔德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双重进化的理论,将文化对自然、社会的双重适应整合到文化进化的模型之中,分析三者复杂的关系,丰富了文化生态学理论[3]。
人类生存受一定的环境限制,文化是其基本生存手段之一。文化的创造、利用与演化均不同程度受到生存环境的影响,文化对环境的适应是推动其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环境条件决定文化模式,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有生成相同或不同的社会文化模式,而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是如此。
2 聚落文化生态适应机制的构建
聚落文化生态是在特定的自然、历史、人文、经济环境中形成的聚居文化形态。聚落在生成和拓展的过程中,为了生存的需要,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物质的生产和加工,以换取自身的延续和发展。人、聚落空间与自然、社会相依存,融合进化,在生活实践中选择,逐渐形成聚落文化生态体系,包括形态元素、组织结构、功能特质,具有场所精神与生态运行机制。传统聚落的外部生存环境,已不是纯客观的自然生态系统,是经过其文化归属下汰选加工和整理,成为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4]。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不同的聚落文化呈现相同或不同的特征,其生成及起源体现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和适应社会环境的生存认知。现以广东民居的三大典型聚落建筑文化为例,以此管窥聚落文化生态价值的反映及其诉求。
2.1 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自然环境是人类聚居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业社会背景下的聚落,气候、水文、土地等资源对于其空间格局生成有着重要影响,适应自然环境至关重要。聚落所在的自然环境是经过人们选择、改造修整、为其提供物质资源和活动的场所,是刻画文化愿景的重要聚落环境元素。聚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联互动是其演变发展的基本动因之一。
图1 粤中四大名园之梁园
广东地处低纬,属欧亚大陆东岸热带季风和南亚亚热带气候区。气候炎热、日照时间长,临近海洋,对气候影响显著,台风频繁。夏季受海洋气团影响,主导风向为偏南风,炎热潮湿,雨水丰沛,降雨多集中于4 ~9月。冬季盛行东北风或北风,寒冷干燥。
2.1.1 潮汕聚落的适应
潮汕地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地形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人口稠密,百姓多聚族而居。潮汕讲求风水格局,注重将风水中的生态营造理念融入民居建筑中。选地营建要请人相地、看风水、定阴阳五行,背山面水和负阴抱阳是追求的标准。民谚有云:“门前有水,财源茂盛。”民居建筑方位大多为坐北朝南、背风向阳。潮汕聚落的用地宽敞平整,喜欢在住宅四周种植各类植物。聚落形式源于中原古风和改进的北方院落布局,有下山虎、四点金、驷马拖车式等不同特色的建筑风格,突出抗风和防震的实践特征,建筑形式华丽美观。建筑平面布局开敞,室内外空间连通,避免阳光直射,房屋进深较大,出檐多,设外廊以此取得室内阴凉效果。民居周边树木环绕,利用院落多设花园种植花木,用于遮阳防热,调节温湿度,营建了具有自然景致的幽美环境。当地石材丰富,民居多采用石材。建筑坚固凉爽、防风抗暑、防白蚁。潮汕聚落适应了炎热潮湿、夏秋多台风的自然气候特点,聚落的选址营造体现出较高的生态价值。
文章来源:《广东蚕业》 网址: http://www.gdcyzz.cn/qikandaodu/2021/0414/1044.html
上一篇:浅谈蚕业发展新思路
下一篇:汉梁文化公园征联获奖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