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平远图》是明代画家颜宗的真迹,是目前所见广东最早的绘画作品,绘制年代约在明景泰元年(1450)①陈敬宗于景泰二年(1451)正月题写的《湖山平远图记》,明确指出“今地官主事颜宗所作”,根据《南海县志》《广东通志》,颜宗于景泰二年(1451)升兵部车驾司主事,因此,据卷尾陈敬宗跋,张珩亦认为此卷之作当在景泰元年颜宗任主事之时(张珩《木雁斋书画笔记:绘画二下》,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451-455页。,为广东画史稀世珍品,具有重大的学术研究价值。
一、颜宗生平
颜宗(1393—1459),字学渊,广东南海人,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举人,明正统(1436-1449)年间出任福建邵武县知县,景泰二年(1451)升兵部车驾司主事②《南海县志》:“以景泰辛未九年满考(1443—1451),无公私过,驰恩父母,升兵部车驾司主事三年(1451-1454)转员外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广东通志》卷四十五、三十三记载:“景泰二年(1451)满考,擢兵部车驾司主事,转署员外郎。”陈敬宗于景泰二年(1451)正月题写的《湖山平远图记》明确指出“今地官主事颜宗所作”而朱万章在《颜宗》一书中提出天顺元年(1457)升兵部车驾司主事,应该有误。,景泰五年(1454)转兵部员外郎,天顺三年(1459)因奔母丧,卒于归途中。
颜宗为官“平易恺悌,置义仓,以救荒悯旱为先”[1]2,是一位深受百姓拥戴的好官。
颜宗善画山水,初学黄子久,后学李成、郭熙,以雄浑见胜。颜宗是广东画史上第一位有画迹传世的画家,在汪珂玉《珊瑚网画录》、张丑《清河书画坊》、顾复《平生壮观》等明清两代书画著录中,均有颜宗的《江山图》《江山万里图》《蒲术轩卷》等画迹流传③见朱万章《颜宗》,岭南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11-12页。。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的《湖山平远图》是至今确定为颜宗作品的惟一真迹。
《湖山平远图》绢本设色,纵30.5厘米、横511厘米,卷后另纸有明陈敬宗(1377-1459)于景泰二年(1451)正月题写的行书《湖山平远图记》。据朱万章先生研究,《湖山平远图》曾为岭南名家风雨楼主邓秋枚所鉴藏,后流入上海徐伯郊家中,再后来随徐氏流传到香港,20世纪60年代,国家为保护文物拨专款收购回国,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2],是研究颜宗及其生活时代广东绘画水平、绘画发展的宝贵资料。
二、《湖山平远图》的空间图式
(一)以“平远”作为整体空间布置
《湖山平远图》以平远作为整体的空间布置,画卷以依稀的平坡烟霭徐徐展开,平远、高远、深远交融互摄,空间连绵不绝,景色跌宕起伏,气势连贯,意境深远,布景精到。
“远”是中国山水画空间构成的基本图式,所谓“平远”者,按照陈敬宗题写的《湖山平远图记》:“无大山乔岳峻险之势足以障隔其旷达之观,而原隰之衍迤江湖之渺茫,极目于万里之外如在咫尺其间。”①陈敬宗跋《湖山平远图记》。通观《湖山平远图》,画卷以连绵不绝、烟波浩渺的江湖为纽带,或江湖宽阔,帆船穿梭;或山高水长,长空雁阵;或丛树茂盛,疏枝密叶;或村舍仙阁,溪岸小桥。画卷高潮迭起,层次分明,平淡中有平畴沃壤、春水方足、无穷之雅观。
(二)以“全景”式表现为空间构成重心
“全景”式表现是五代、北宋山水画的理想图式,根据这种图式,画山水应该“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中间立意定景”[3]123-127,要有“泉石啸傲、渔樵隐逸、猿鹤飞鸣、尘嚣缰锁、烟霞仙圣”[3]123-127的景致内容,更要符合“可行、可望 、可游 、可居”的理想境界[3]123-127,这是南宋之前山水画构成的主要特征,如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董源《潇湘图》等五代、北宋时期的经典作品,无不是大幅面全景式展现。
《湖山平远图》完全契合五代、北宋时期“全景”式山水画空间构成的美学特征,画幅宏阔、洲渚掩映、山高水长、绵亘无尽,在天地之间,有人物、动物、屋宇、楼阁、舟楫等一应俱全的表现内容,有怡然的骑驴者、童仆、驱牛者;有登高的山行客、贩夫走卒;有背薪的樵夫、耕者、锄者;有挑水人、村居者、嬉戏村童;有江上渔父、网者、钓者、船户、舟中对谈的隐士等,人物形态丰富,各自独立又互为照应。画家运用大小、疏密、浓淡、高低起伏变化等手法,使山石、树木、舟楫、烟霞仙胜、村舍凡夫等形象以不同的层次推移递进,以此形成空间结构上的照应,以变化无穷的空间布置来创造清雄奇富的连环胜景,这种鸟瞰式的全景布置,与后世的以简为尚、以表现“萧条淡泊”境界的文人山水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文章来源:《广东蚕业》 网址: http://www.gdcyzz.cn/qikandaodu/2021/0312/741.html
上一篇:致敬与感恩评广东风格钢琴曲第一人夏里柯的钢
下一篇:水墨龙虾溢神韵流彩荷花解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