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蚕桑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也遇到了许多方面的发展瓶颈,主要表现为产业没有得到合理升级,与其他农业产业相比,在技术和设备方面仍处于较低水平。为了让蚕桑产业保持健康稳定发展,许多专家学者提出加强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研发,充分挖掘蚕桑产业的发展潜力,以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传统养蚕业主要是通过对蚕茧进行加工,制成含蚕丝的各种产品,但产品种类过于单一。在栽桑养蚕过程中,桑叶除了用于养蚕,还常有剩余的叶子,另外桑树在每年的冬伐、夏伐也会产生大量的桑枝,这些资源如果不加以利用,不但会污染环境,还会浪费资源。在过去蚕桑生产不稳定的时候,遇到蚕茧价格低潮的年份,许多蚕农便挖掉桑树改种其他经济作物,一旦蚕茧价格上涨,又挖掉其他经济作物改种桑树,无形中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又增加了各种成本。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养蚕剩余的资源,在蚕茧价格低迷的时候将蚕桑副产物用作其他用途,则可以保持有现有桑园种植面积,待蚕茧价格上涨后再养蚕售茧,既能保证在蚕茧价格低的时候有收入,又能在价格上涨后桑园继续用于养蚕,从而有利于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种桑养蚕除了获取蚕茧用于制成蚕丝产品外,还有许多其他用途,其中蚕桑资源的药用价值开发拥有广阔的前景。自古以来,中国将桑叶作为治疗消渴症的中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草经疏》中记载:“桑叶性味甘,甘所以益血、寒所以凉血,甘寒相合,故下气而益阴,还具有明目止咳的功效。”《食疗本草》中记载有桑叶的降血压和降血糖的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人食蚕蛹可强身健体,入药能补气养血、强腰壮肾和滋肺润肠。”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早已有很多关于蚕桑资源作为药用的记载。本文总结了蚕桑资源的药用价值,并探讨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蚕桑资源的药用价值,以保证蚕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1 桑树资源的药用价值
1.1 桑叶的药用价值
研究发现,桑叶中富含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为100~200 mg/kg。桑叶是含有该生物活性物质的植物叶子之一,因此具有显著的降血糖功效,对糖尿病的发作和恶化具有明显的延缓作用[1]。研究人员针对24名40~60岁患糖尿病的男子开展试验。把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个试验组,第一组服用桑叶粉胶囊,第二组服用降血糖药物胶囊,两个试验组连续用药30 d后对患者的血浆、尿液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证明,桑叶胶囊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与降血糖药物胶囊相比,血糖降低率为27%;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下降12%。研究证明桑叶的降血糖作用是通过下列两种作用方式实现的:(1)桑叶中的生物碱和多糖能促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细胞肝糖原合成、对糖的利用并改善糖代谢,最终达到降血糖的效果。(2)1-脱氧野尻霉素(DNJ)对二糖类分解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抑制小肠对双糖的吸收,降低饮食后血糖的高峰值[2]。
桑叶中富含芸香甙,平均每100 g干品中含4 702.670 mg芸香甙。芸香甙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作用,能够使毛细血管软化,使因脆性出血的毛细血管恢复弹性,维持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及脆性,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可以显著地预防脑血栓、脑溢血、脑中风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芸香甙还能防止血细胞的凝集,促进细胞增生,具有利尿、解痉镇咳、抗炎、抗过敏、降血脂、强心等多种功效[3]。
1.2 桑枝的药用价值
桑枝作为中药,微苦、性平,具有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的功效。临床上主治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水肿脚气,肌体风痒,用于肩臂、关节酸痛麻木等症状。桑枝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生物碱、香豆精、黄酮、多糖、有机酸、氨基酸、挥发油及维生素等多种成分。吴志平等[4]用桑枝总黄酮类化合物对小鼠进行降血糖的药效学试验,结果证明当模型小鼠的血糖值升高时,注射桑枝总黄酮可以显著降低其血糖值,推测桑枝总黄酮是桑枝降低小鼠血糖作用的有效成分。桑枝作为中药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糖尿病、关节病以及由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等症状。郭宝荣等[5]采用桑枝颗粒对Ⅱ型糖尿病人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试验研究,对照组药物采用拜糖平为参照,试验时间为2个月,结果发现桑枝颗粒组的降血糖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拜糖平的降血糖有效率为80%,证明桑枝颗粒对Ⅱ型糖尿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优于西药拜糖平。
文章来源:《广东蚕业》 网址: http://www.gdcyzz.cn/qikandaodu/2020/1116/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