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蚕文化论纲金佩华(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杭州)摘要:中国是世界蚕业的发源地,具有50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在神话传说、历史演进、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丝绸之路、蚕俗民风等方面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中国蚕文化,体现了蚕文化的满足功能、传递功能、教化功能和潜在功能。关键词:蚕业;文化;中国中图分类号:$88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28-4069[2007]04—0004—06 onSericulturalCulture ofChinaJINPei—hua(college ofa nimalScience,ZhejianmgUniversity,Hangzhou,China)Abstract:China is the origin of the sericuhure in the world,which has a long histry of over5000 years.There contain the rich culture in the mythology,history development,literature and art,science and technology,silk route and flok custom,resulting in becoming the uniqueChinaSericulturalCulture.The sericultual culture replects the function of the satisfaction,transmission,education and potential.Key words:Seiculture;Culture;China我国是世界蚕业的发源地,种桑养蚕制丝织绸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蚕的诞生以及蚕业的发展,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蚕文化。然而,蚕文化研究极其滞后.以致当前主流社会和国人对蚕文化知之甚少,历经数千年积淀的文化精华面临流失,优秀的民间传统渐趋消失.蚕文化内涵严重扭曲。这种现状已经影响了国内外大众的丝绸消费取向,制约了新世纪茧丝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加强蚕文化研究,注重蚕文化保护,丰富蚕文化内涵,弘扬蚕文化精华,对于增强蚕文化的生命力和促进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拟从蚕文化起源、内涵、功能等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期引起世人对中国蚕文化的关注和研究。1中国蚕文化的起源关于文化的概念,有许多种不同的理解。笔者认为,从文化学角度讲,蚕文化外延是以人为主体.与蚕(包含了茧丝绸)相关,打上人的烙印的一切对象:蚕文化的内涵是渗透到人所创造出的物质、制度和精神之中的本质对象;而蕴含其中的精神成果则是蚕文化之精髓。基于此,从广义的文化概念来理解,蚕文化的起源实际上和蚕的起源是同步的。那么.蚕的起源状况又如何呢?近代从地下出土的丝绸文物可以证明,中国的蚕业起源至少于5000年以前,甚至在7000年左右.而且是从中国的许多地区、在不同的时期诞生的。1926年。我国考古学者在山西省夏县西阴村仰韶文收稿日期:2007-06-25作者简介:金佩华(1964一),男,浙江长兴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蚕业信息技术与蚕文化研究。金佩华:中国蚕文化论纲·5·化的遗址中,发现了一个已经割裂开的形似大半个茧壳的化石【”。1958年浙江湖州的钱山漾发现了一个属于“良渚文化”的新石器遗址,出土了绢片、丝带、丝线、麻布等丝麻织品,这些纺织品距今约4700年[2】。1963年,江苏省吴江县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黑陶罐上绘有蚕纹[31。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与纺织有关的打纬骨机刀、骨梭、梭形器、木制绞纱棒、打纬刀、经轴(残片)和陶制纺轮等工具,距今约7000年;后于1977年出土了一个象牙骨盅。上面栩栩如生地刻着四条蚕纹.同时还在残陶片上发现了昆虫幼虫沿着叶缘啃叶的逼真图纹【4]。1984年河南荥阳县青台村,还是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距今5600多年用于裹尸的浅绛色罗织物[sl。2中国蚕文化的内涵绵延数千年的蚕业,在它自身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培育了灿烂的蚕文化,这里面有神圣神秘的神话传说,有神奇曲折的悠久历史,有绚丽多彩的文学艺术,有奇妙深奥的科学技术,有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有意味深长的蚕俗民风……。所有这一切构建了中国蚕文化的内涵。2.1神话传说中国古代在创造文字前,靠神话传说来传播文化。历史上“伏羲化蚕”的传说给蚕增添了几分神秘。最明确记载这一神话的是《皇图要览》,有“伏羲化蚕,西陵氏始蚕”的说法。《通鉴外纪》中也有“太昊伏羲氏化蚕桑为穗帛”的记载。以后各朝代的史书、农书中也都有引用《皇图要览》说法的。关于养蚕最经典、最权威、流传范围最广的传说当数“嫘祖始蚕”之说。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始蚕之说.比较正规的出处,初见于宋·罗泌的《路史》后记五,其文日:黄帝“元妃西陵氏,日嫘祖。以其始蚕,故祀先蚕。”[q所谓“先蚕”,也就是养蚕的创始者。如果说“嫘祖始蚕”的传说符合“神”的形象,那么流传于江南蚕区的“马头娘”的传说,则似乎更接近于“仙”的味道。“马头娘”的故事最早见于《山海经》,定型于晋代干宝的《搜神记》,作为一个民间故事一直流传于江南蚕区,而正统的先蚕嫘祖却在不知不觉中被淡漠了17]。史书中与蚕、桑有关的神话传说实在太多,无法一一列举。关于“桑”比较典型的神话传说有:“汉桑城”的历史传说、“成汤祷雨”的桑林传说、“空桑降伟人”的神圣传说、“帝女桑”的神秘传说等等。2.2历史演进纵观其历史演变和进化的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萌芽期(指史前的氏族社会时期)此期,原始的野蚕被驯化为家养,人类开始利用蚕丝。从考古发现的史前遗物、生产工具、图腾遗迹、桑林活动,以及神话传说等方面分析,已经具备了蚕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形态结构。生长期(指夏、商、周时期)随着中国农业文明社会的开始,蚕文化跨人了一个新阶段。商代已经出现了很多与蚕相关的记载。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能找到蚕、桑、丝、帛等有趣的象形文字。其中祖庚(公元前1265年)、祖甲(公元前1258~公元前1250年)时的b辞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贞元示五牛,蚕示三牛。十三月。”嚯商代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形态逼真的玉蚕饰物和青铜器丝绸的印迹,尤其在青铜器上发现的因铜锈渗透而保存下来的丝绸残片印迹。从中发现有平纹绢、提花的回形纹绢、雷纹绢等复杂工艺,说明商代的养蚕、丝织技术已具相当高的技艺水平。周代有关蚕桑丝绸的记载就更为丰富了,仅《诗经》中就有大量记载了采桑、育蚕、作茧、丝织、缝衣等各个过程的诗篇。西周的《考工记》记载了练丝、练帛的丝绸工艺。丝绸产品也出现了罗、纨、绮、锦、绣等名目繁多的品种。山东济南的西周墓中甚至出土了22件玉蚕实物,系统地表现了小蚕、眠蚕、大蚕、熟蚕等蚕的整个发育阶段。更重要的是,周代已在官制中专门设立了丝绸生产的管理机构.成为我国历史悠久的官营丝绸生产和管理机构的开端。1995年从境外购回的“者旨於赐”越王剑剑柄上包缠着织造精细的丝带和绢片.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江南崇尚蚕桑,盛行丝绸的最好例证14]。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一尊春秋时期越式蚕桑纹铜尊。形象地刻划了蚕在桑叶上爬行、蠕动、啮食的情景,尊口沿面铸有十几组蚕形,每组两条,翘首相对,作眠蚕状,煞是生动。春秋晚期铜鼎纹饰中的蚕桑纹生动表现了桑林人工放养的情状,证实了养蚕业曾经有过的人工放养史实。目前已出土的五件战国青铜壶上也有精美的采桑图。鼎盛期(指秦、汉、晋、隋、唐时期)汉代的蚕业·6·蚕桑通报2007年第38卷第4期已臻成熟。以中原地区为主的“官丝”和JI【蜀地区为主的“民丝”遥相呼应,形成了一片繁荣景象。在张迁碑文中就有“蚕月之务,不闭四门”的句子,意思是说,在养蚕季节里,四面城门都通宵不关闭,以便于蚕人采桑出人。可见当时各级官府对蚕桑生产的高度重视。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初期的大量丝绸衣物和面料,有锦、绮、绒、纱、罗、毅、绢、绣及各种印花织物,可谓琳琅满目,色彩绚丽,令人叹为观止。汉代的另一宗千秋功业则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西晋末年的内乱和东晋十六国时期的群雄割据,使中原人民流离失所.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南迁潮,大大促进了江南蚕丝业的繁荣。唐朝是中国蚕文化的鼎盛时期。这从全唐诗大量篇章关于蚕桑、丝绸的描写,《旧唐书》关于各地锦、绣、罗、绫、纱上贡唐玄宗的史实记载等来看,无论是蚕丝绸品种、图案纹饰,还是织造工艺、印染技术,均达到辉煌灿烂的鼎盛境界。此时的蚕文化在文学、艺术、科技、民俗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安史之乱”则导致了历史上第二次人口南迁狂潮。对南方蚕业的发展,再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迁变期(指宋、元、明、清时期)从《宋会要辑稿》中记载的各路上贡丝织品的情况来看,北宋年间已经形成了全国三大丝绸产区,即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川蜀地区和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前两者以质量和高档品取胜,而后者在罗、绢、绸等大路丝织品的产量上已遥遥领先。宋王朝的南迁,又引起了第三次中原人口南迁潮,导致中原地区的蚕业真正走向了衰败.蚕业的重心明显向南方倾斜。原本已经成为蚕业重镇的杭州,因为朝庭的南迁,使人口激增,市场更为繁荣,杭城内外,机声车LffL,官私作坊,遍布全城。著名的《耕织图》【1更是把当时的蚕织工艺和流程形象地展示得惟妙惟肖。明朝以来,蚕丝业一直鼎盛于杭嘉湖和苏南平原,数千年的历史渊源,使得这一地区的蚕业繁荣昌盛,兴旺发达。此时,浙江“丝绸之府”的美誉逐步闻名于海内外口1。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史学家认为.明代的蚕业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清朝的“康乾盛世”期间,蚕业虽然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如康熙皇帝六下江南:湖州南浔“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丝商群体的崛起【8],等等。但是,总体而言,中国的蚕业发展史在这个王朝还是出现了逆转.遭受了严重打击。到清末,西方列强和日本利用我国廉价的生丝原料织成洋绸,再向我国倾销。几千年来一直以发明蚕织业为荣,以出口丝绸为荣的中国,居然成了绸缎输入国。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算历尽劫难,万木回春。2.3文学艺术历经数千年的积淀,蚕业不仅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培植人类的精神文明提供了丰富的素养。在这个过程中,它不仅仅通过神话传说来表达,还有多得难以计数的文学艺术,多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地展示蚕文化的神奇、神圣和神秘魅力。在这些文学艺术作品中.数量最多、流传最广、年代最久远,扮演了最重要角色的,当数诗歌了。也许.蚕业的丰富内涵特别富有诗意,也最适合于诗歌的表达。尤其是在中国诗歌历史的鼎盛代表唐诗宋词中.都有以蚕业为题材或以此为比喻的大量流芳百世的不朽诗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最早表现蚕丝业的诗篇是出自2600年前的诗歌总集《诗经》。在《诗经》的305篇诗歌中,与蚕桑有关的就有27篇之多。其中《豳风·七月》成为我们领略诗歌鼻祖蚕歌风韵的典范同。《陌上桑》是与《孑L雀东南飞》齐名的汉乐府民歌中的优秀作品,也是我国叙事诗的杰出代表.文辞飞动,酣畅淋漓,字里行问蕴含着幽默俏皮的情韵,千百年来传诵不绝。此后,以蚕丝业为主题的乐府杰作层出不穷,如南北朝的《采桑度》、《作蚕丝》,唐代白居易的《缭绫》和《红线毯》,还有宋代名词《=『L张机》等等,都以桑、蚕、丝及蚕业劳作为素材,或吟颂,或抒怀,或鞭挞,或隐喻,表达了作者对蚕业生产的敬仰,对社会现实的郁愤等情怀。在蚕诗中,数量最多,色彩最丰富,内涵最浪漫的应该是桑园阡陌之问的“采桑诗”。也许世人感叹养蚕之愁苦.所以不管是文人的诗歌还是民间百姓的歌谣,其主旋律多数体现一个“愁”字。如流传于江苏无锡的《养蚕歌》、浙江湖州的《三月清明过》等。与养蚕相比.缫丝织则显得单调乏味和困顿疲乏.所以民间流传的许多描写织造生活的“机歌”或“织歌”均透射出一个“苦”字。最著名的机歌当数宋代的《九张机》。总体而言,蚕诗丝歌大多数体现了“愁”、“苦”的特点。蚕业对文学艺术的贡献还在于“帛”的发明,彻底颠覆了原来的文字记录载体。使笨重的甲骨、石金佩华:中国蚕文化论纲·7·头、金属、竹、木等材料统统退出了历史舞台。据史料记载和文物考古研究发现,早在近三千年前的西周就已经开始用丝织品替代竹、木等材料进行书写了,秦汉时期虽还大量采用简牍,但用帛作书写和绘画材料已相当流行,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大量帛书、帛画就是最有力的证据。171直到唐代,依然流行用素绢作书写之用。“帛”的发明使得中国特有的水墨书画艺术和绣、扇、伞等日用品.与蚕文化有机融合,演变为极具艺术价值的工艺品或艺术门类。此外,中国古代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与蚕业也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难I圣有人将中国蚕业的发明与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同。可见,蚕文化对中国文明的贡献之所在。2.4科技成果在蚕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不仅散发着醇厚的人文芳香,同时还闪耀着科技的光辉。这从古代的作品中,就能觉察到蚕业科技与人文相互交融、相互提携的烙印,成为后人认识和研究古代蚕业技术成果,探索蚕文化发展脉络的宝贵文献。历史上两篇著名的《蚕赋》。一篇出自战国后期的荀况,另一篇为三国西晋时杨泉所撰。这两篇赋各具特色,一篇侧重于文化,一篇侧重于技术,但二者都兼具文学和技术价值,为我们准确把握古代蚕业科技的发展脉络提供了可靠依据。苟况的《蚕赋》犹如一则谜语,通过层层叠叠的比喻和设问描述了蚕的特眭,最后自己揭开谜底。全文仅170字,却准确而又栩栩如生地描写了蚕的秉性,令今人赞叹不已。这篇《蚕赋》不但寓哲学思想于蚕的生理现象之中,准确地概括了蚕的一生以及它为人类作出的贡献,而且还通过赞颂蚕辛劳一生的美德,含蓄地嘲讽了过着男不耕女不织的寄生生活的贵族阶层,同时,也精确地阐述了蚕业科技理论。其巧妙地揉合文学、科技和思想内涵于一体的高超水平不得不令今人折服。杨泉的《蚕赋》则全然不同,从文学性和思想性上来看,它无法与苟况的《蚕赋》相提并论,但它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描述了养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确切地说,杨泉的《蚕赋》更像是一篇以赋的形式写成的蚕业生产技术要点.类似于现在专门用来辅导蚕农的技术资料。集中展示蚕业技术和蚕文化成果的.是历朝历代的综合f生农书和专业性蚕书。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自汉代至清末,共有包含蚕业内容的综合性农书56种,专业蚕书21种,除因失传而无法考证其内容的以外.大部分都详细记录了当时对蚕业技术的认知和与之相关的民俗、文化等内容。据有关史藉记载,我国汉代前后就已有《蚕法》、《蚕书》、《种树藏果相蚕》等专门论述蚕桑的著作,可惜,这些古籍都已经失传了。自汉以来,许多较有名的综合性农书如《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和《农政全书》等,都设专章对栽桑、养蚕等详加论述,充分显示了古代对蚕业的重视。由元朝司农司编撰的《农桑辑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官方农书。该书首次完全把“桑”与“农”进行并置论述,蚕业的地位可见一斑。大量的专业性蚕书则更为详尽地记述了各历史时期的蚕业技术和蚕文化现象。如《秦观蚕书》、《豳风广义》、《广蚕桑说》、《蚕桑辑要》等,初步统计约有260余部。作为农艺学和工艺学的综合性科技著作,《天工开物》提出的家蚕杂交优势现象比法国学者比兹比尔斯雅提出的杂种优势学说要早200多年。2.5丝绸之路蚕业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一条绵延7000多km,贯穿亚洲,直达欧洲大陆的古今中外举世瞩目的“丝绸之路”。因为这条路的出现,使“蚕”得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全方位地展示它的魅力。反过来,因为蚕的存在,使得“丝绸之路”并不是一条简简单单的路,而是担负着政治、外交、贸易、文化、宗教、技术等多种使命的文明之路。从古至今,以一种商品来命名一条路,这是开了先河,而且,它的影响力是世界上任何一条路所无法比拟的。此外,历史上还出现了“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森林丝绸之路”等等。丝绸无疑成了这条路上最重要的商品,同时,印度的香料、波斯的玻璃等奇珍异品也都汇人进来.中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地区的各种物产也不断传人中原。时至今日,棉花、葡萄、苜蓿、胡桃、红花、芫荽、大蒜、胡豆、胡瓜等农作物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都是那个时代传人我国的。与此同时,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华夏与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互相交融,创造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灿烂文明。佛教的传人、敦煌艺术的兴盛以及由此在后世衍生出的更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都与“丝绸之路”息息相关。·8·蚕桑通报2007年第38卷第4期2.6蚕俗民风根植于我国的蚕业历经数千年的风霜雪雨,不但其生产技术已Et趋成熟,同时,也嬗变出丰富多彩的蚕俗民风,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着。蚕俗民风中最耀眼的应该是两个字“蚕花”。例如:戴蚕花、扎蚕花、接蚕花、请蚕花、谢蚕花、送蚕花、点蚕花、焐蚕花、撒蚕花、盘蚕花、扫蚕花地、扯蚕花挨子、蚕花蜡烛、蚕花菩萨、蚕花娘娘、蚕花生日、蚕花饭、蚕花火、蚕花灯、蚕花戏,等等。何谓蚕花?很难准确解释,只能说蚕花是一种虚拟的,象征了一切与蚕相关的一种蚕俗。在蚕乡民俗中,除了以“蚕花”为主角的各类活动外,祭拜蚕神自然是与蚕事最直接、功利性最强的一项民俗活动。对蚕农来说,每年的蚕月以前,为了自己的蚕事兴旺,只要是蚕神,甚至不是蚕神,只要是神,他们都乐意去拜一拜,祈祷蚕事顺利。因此也就形成了世俗化的蚕俗特点。蚕乡民俗的表现形式是立体的、多侧面的.所以.除了漫天飞舞的蚕花和欢天喜地的庙会外,更多的习俗则体现在具体的蚕事活动中。由于养蚕过程长、风险大的特点,许多因素影响蚕作的成败,特别是在古代的科技水平下,人们只能求助于神灵的魔力,于是就有了许多繁琐的蚕俗民风。蚕乡把那些专门用来对付各种凶神恶煞的风俗和巫术统称为“怯蚕祟”。同时还出现了具有占卜性质的蚕俗。“烧田蚕”是其中有代表f生的一种。这在南宋诗人范成大的《照田蚕行》诗中得以生动体现。在蚕俗民风中,还有神秘的“蚕禁忌”。“蚕关门”是蚕月中最大的禁令。另外,还有忌敲打响声,忌哭泣吵闹,忌秽语淫辞,忌骤冷骤热,忌冷露湿叶,忌酒醋五辛,忌香烟油熏,忌披麻戴孝,忌孕产妇,忌用破蚕匾等等,还有很多语汇上的禁忌。这些禁忌中,有些符合科学道理,有些则充满了迷信色彩,特别是语言上的忌讳更属无稽之谈。3蚕文化的功能中国蚕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从纵向考察来看,中国蚕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历史嬗变、民族融合、国际交流中不断吐故纳新、积淀发展,形成了一种极富生命力的耗散结构。从横向剖析来看,中国蚕文化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于一体,体现了蚕文化的真、善、美。中国蚕文化复杂而多层的结构决定了其在社会和人的生活里功能的多样性。它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种。3.1满足功能文化学家认为,文化的功能在于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中国蚕文化也毫不例外。蚕文化满足功能的最初体现是,远古时期的前人曾以桑椹和蚕蛹充饥、以野蚕丝织物遮体。随着蚕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发展,蚕文化的满足功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宗教等领域的物质、制度、精神不同层面得到了全面而直接的体现。例如,丝绸服饰既满足人体保暖的生理需要,又以潇洒飘逸的美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3.2传递功能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是能够储存社会经验和传递社会信息,达到文化的传承和遗传。中国蚕文化经过5000多年的变迁,积淀了极其丰富的内涵,并通过“丝绸之路”等不同的渠道,将中国蚕文化东渡扶桑国(日本)、西走欧(欧洲)罗(古罗马)巴(巴西)、跋涉新大陆(美国),对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在蚕文化的传递及其交流中丰富和完善了自我,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3.3教化功能中国蚕文化在蚕业科技成果中所体现的是真;在蚕俗民风、神话传说的规范中体现的是善;在文学艺术的蚕诗桑歌、锦书帛画等作品中体现美。这些都会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调节人的举止和行动,引导市场消费取向,甚至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可以认为,中国蚕文化对于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哲学观、宗教观等的形成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力是毫无疑问,当然对此问题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3.4潜在功能由于蚕文化研究的滞后,以及蚕业“种桑一养蚕一作茧一缫丝—织绸一成衣”为主体的“一元化”模式,使得蚕文化的内在价值和潜在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掘。例如,蚕文化与蚕业经济之间的互动性问题:蚕文化与现代蚕业科技的交融和创新问题:蚕文化与中国文化及世界文化之间的相关性问题。随着人们对这些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特别是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桑蚕茧丝绸及其衍生物的高附加值开发利用逐步成为可能,文化的潜在功能日益显现,中国蚕文化必将迎来新的辉煌。第38卷第4期2007年11月V01.38No.4Nov.,2007委亲遍窳Bulletin ofSericuhure·9·
文章来源:《广东蚕业》 网址: http://www.gdcyzz.cn/qikandaodu/2020/1107/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