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柳城县桑蚕业发展迅速,桑园面积、蚕种发种量、蚕茧产量、蚕农收益逐年增加[1~4]。进入“十三五”以来,柳城县桑蚕产业实现稳步发展,柳城县成为广西重要的优质茧基地,桑蚕业也成为柳城县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经济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等的不断发展,如何提高种桑养蚕的利润、提高蚕业经济效益,促进蚕业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广西各地蚕业发展面临的问题[5~8],也是柳城县桑蚕业发展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桑蚕业适度规模经营在柳城县桑蚕发展中的作用,笔者对柳城县桑蚕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现状进行初步的调查分析,以期为柳城县桑蚕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参考。
柳城县位于广西中北部,属柳州市辖县,全县总面积2 124 km2,辖10 镇2乡2经济管理区,总人口42万人。2018年,实现GDP154.9 亿元,增长1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5 亿元,增长12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5.5亿元,增长5.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 %;财政收入10.57亿元,增长27.4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6亿元,增长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 540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 830元,增长10 %。
东营凹陷位于山东省东北部,勘探面积约5 850km2,是济阳坳陷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凹陷[1]。“九五”以来,东营凹陷进入以岩性油藏为主的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至今上报岩性油藏探明储量近亿吨[2]。经过10余年的勘探开发,以东营凹陷中带为代表的岩性油藏发育区已进入较高勘探阶段,勘探对象向个体规模较小、埋深大、更复杂的岩性体转变。但是,少数探井难以探明和动用区块储量,勘探成果点多面少,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区块勘探周期过长,难以迅速转化为开发效益。为进一步提高岩性油藏勘探效益,降低开发风险,实现规模效益新突破,笔者提出岩性油藏精细勘探的设想。
1.2.1 粮食生产情况
粮食种植面积2.91万公顷,粮食产量14.75万吨,比上年下降2.2 %。
1.2.2 甘蔗生产情况
甘蔗种植面积3.33万公顷,产量289.11万吨,比上年增长4.2 %。
1.2.3 水果生产情况
由于目前柳城县的种植业主要以甘蔗和水果为主,可以说这两种作物占柳城农业的主要大头,是柳城县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相比桑蚕业,甘蔗种植在管理上更加粗放,而且糖厂还给种植农户1 500元/亩的补贴,相对比较受农户的欢迎。水果在销售价格上比桑蚕业有一定优势,种植1亩水果的收入要高于种植1亩桑园的收入。
1.2.4 蔬菜、食用菌生产情况
蔬菜种植面积1.43万公顷,产量33.38万吨,增长5.6 %。食用菌种植面积0.05万公顷,产量5.25万吨。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影响柳城县桑蚕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生猪出栏量44.87万头,肉类产量4.66万吨。全县45家养殖场通过县级生态认证养殖,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
1.2.6 桑蚕业生产情况
焊接试验:试件按规定组对后,用CO2气体保护焊焊接拘束焊缝,焊接时严格控制了试件的角变形。拘束焊缝焊接24h后,完成试验焊缝的焊接。对板厚32 mm的钢板不预热,对板厚50mm的钢板预热80℃,分别采用焊条电弧焊和气体保护焊进行焊接试验。
2018年柳城县桑园面积为14.55万亩,养蚕遍及冲脉、寨隆等12个乡(镇)。2018年从事养蚕人员达10.5万人,发放蚕种45万张,鲜茧产量1.88万吨,鲜茧产值8.5亿元,人均养蚕收入达8 000多元,桑蚕产业已经成为柳城县继甘蔗之后的又一主要经济支柱产业。目前全县有茧丝加工企业5家,自动缫丝生产线56组,白厂丝产量1 200吨;有小蚕共育户21家,小蚕共育率为96 %左右。桑蚕业已经成为柳城县农业农村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地区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最广泛的墙板竖向连接方法,是预埋钢筋和灌浆套筒的连接方式。也就是说要在上层墙板内底部,把套筒预埋其上,并在下层墙板顶把竖向插筋预留于其上,同时将在和底部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把灌浆孔预留于其上。在灌浆前,需固定好,并确定墙板位置的精准性。通常情况下,水泥为选取灌浆材料,主要原因是其整体性好,强度高,可实现对多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连接,同时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流动性好,操作方便快捷。但是,不乏会有一定的缺点存在于其中,也就是说灌浆套筒的高价会整体上提升造价。
二是引领物业服务。根据农村新型社区实际,多元引进物业管理主体,灵活搞好物业服务,形成兼具现代化、公益型、低收费等特征的物业管理模式。有条件的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引进市场化物业公司,条件暂不成熟的通过村居代管模式,承担新型社区的物业服务、治安管理、设施维护等职能。目前全区已有18个新型农村社区成立或引进专业物业公司,43个社区暂由村居代为管理,基本解决社区物业服务问题。
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9个、家庭农场12个,至此,柳城县共有合作社587个,家庭农场102个。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割综合机械化水平65.2 %。“柳城蜜桔”、“伏虎茶叶”、“阿亮酸笋”等通过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标志认证。
对柳城县部分蚕农养蚕收入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一般的农户有2~3个主要劳动力,种桑5~10亩,每批可以养蚕2~3张,鲜茧产量80 ~120 kg,按2019年蚕茧均价44元/kg计算,每批养蚕收入3 520 ~5 280元;每月养蚕2批,则收入就有7 040 ~10 560元;一年可养蚕10 ~12批,年养蚕收入80 000元以上。这种养蚕模式的农户,家庭年收入比外出务工的收入要高,而且在家养蚕还可以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应该是当前稳定桑蚕生产的最佳经营模式。
蚕业部门要加强与糖业、水果、蔬菜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共同做好对甘蔗、果树、蔬菜等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统防统治工作计划,进而指导蚕农生产,尽量减少桑园受到污染,避免养蚕中毒事故发生。
1.2.5 畜禽类生产情况
3.1.1 种植甘蔗和水果更具优势
3.1.2 从事桑蚕生产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全县水果种植面积1.83万公顷,产量35.84万吨,比上年分别下降11.4 %、7.8 %;其中柑橘种植面积1.5万公顷、产量31.25万吨。
第三,社团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发展势头不强劲。调查中61.9%的人认为社团活动凝聚力低,社会辐射力差。主要原因在于对学生社团组织发展缺乏理性的指导,虽然每个社团都配备1~2名指导教师,但高校在社团管理办法中,对指导教师的责权利等缺乏明确规定,未能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有些指导教师对社团活动从不参与或指导很少。社团是自发组织,学生缺乏系统的思想理论,在建设社团过程中难免发展后劲不足。
调查发现:目前多数从事桑蚕生产的人员年龄偏大,多为50岁以上,而且文化程度都不高,对新技术新机具的接受能力不足。一些家庭缺乏种桑养蚕的基本知识,通常抱着尝试的态度种植1~2亩桑,遇上效益不好时就将桑园毁掉,因此,要达到全面科学经营管理还存在一定难度。
3.1.3 蚕中毒现象时有发生
一是随着新型农药的使用和推广,目前甘蔗施放的化肥、农药主要以长效为主,在种过甘蔗的地块再种植桑树,桑叶容易受到残留农药的污染。二是水果特别是柑橘类等需要经常性喷施农药,这也会使果地周边的桑园桑叶受到农药的污染。在这两种情况下,利用受污染的桑叶养蚕导致蚕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蚕农利益受到影响。
(1)重采集轻利用。这是当前产品质量大数据存在的最大问题。大部分产品质量数据由业务产生并服务于业务管理本身。由于数据采集主体往往缺乏多维分析的强烈意识和技术手段,对质量数据进行纵向、横向的深度挖掘不够,利用程度普遍较低。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调查获取的大量企业产品质量数据,除用于测算区域、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外,在评价地方质量水平、促进企业质量竞争力提升等方面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形成了大量数据,但对数据的利用大部分往往限于出报告,没有充分发挥数据在产品研发中试、质量改进与提升、标准制修订、检测技术研究与方法制修订、系统性风险防范等方面的作用。
3.1.4 桑园不够集中连片
1.2.7 其他方面
由于桑园不集中不连片,在生产管理、采叶等方面存在诸多不便,生产成本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加。
3.2.1 加强沟通,搞好统防统治工作
如凤山镇对河村塘进屯陈东日这一养蚕户,家庭成员有6人,其中劳动力2人,种有桑树30亩,一次养蚕6张(标准张),从5龄第3天开始请人,每批蚕请3人共3天,每天每人按120 元/人·天计算,每批蚕茧的产量为250 kg,按今年蚕茧均价为44 元/kg 计,扣除所请人的人工费,每批养蚕收入约10 000元。根据进一步调查得知,蚕茧价格只有超过45元/kg,规模雇工养蚕才能有明显的效益。
在此过程中,技术要点如下:(1)对新能源的出力概率特性、电厂输电以及充裕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2)在输电容量规划中,尽量提升电网侧效益;(3)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对输电容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尽量提升社会效益;(4)对不确定性的输电容量进行规划。
3.2.2 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基础建设
小战告捷,士气大振,躲在家中的老百姓也出来庆贺。就在这当儿,胡人送来木盒,盒内装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是张家猛。秀容月明担忧的事还是发生了,巢城失守了!梨友一直没露面,是打巢城去了,张家猛受不得言语相激,出城作战,结果中了埋伏,落马而死。梨友夺了巢城,分兵驻守,自己又赶到桂州城下。
二是能力不足。当时的医院管理队伍呈现“三高两低”的特点,即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管理专业化低、职业化程度低。有的干部因业务精而步入管理岗位,可能存在管理知识储备与能力、经验不够,反映为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成长曲线过长,继而影响学科和事业发展。
蚕业部门要加强与当地政府沟通,加大对蚕农的扶持力度,对种桑养蚕给予适当的补贴。积极争取各级部门和有关项目的支持,多方筹措资金资助以桑园改造,连片桑园建设,标准大蚕房建设、养蚕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为重点的基础建设,积极推进科学种养。为了更好的推广桑蚕新技术新技能,还特别要鼓励并扶持一批具有一定文化基础、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投入到桑蚕产业规模经营发展中。
3.2.3 抓点示范,发挥作用
(1)通过对示范点的建设,集中展示桑蚕科技水平和推广先进的桑蚕经营模式,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
融媒体在本质上就是要实现资源的整合、优势的互补,不仅要将技术形态整合起来,同时更要实现资源内容的有机统一。县级广播电视台若想实现融媒体的发展格局,就要将自身的改革作为驱动,确定受众在发展中的地位,保证传播内容的质量,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规避舍本逐末的问题。
(2)积极培育桑蚕大户和专业户,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3)抓好科技示范户建设,以户联动,促进全面发展。
(4)在桑蚕发展较集中的地方建立小蚕共育专业户,为蚕农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1]覃倩昳.柳城县小蚕共育的发展与对策思考[J].广西蚕业,2016,53(3):51-56.
[2]李荣娟.柳城县桑蚕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4):386.
[3]李义山.关于广西柳城县现代特色示范区现状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14):148-149.
[4]李正多,韦国娟.对柳城县桑蚕业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农家之友,2009(6):6-14.
[5]董桂清.潘志新.肖丽萍,等.广西蚕业生产规模及经济效益分析[J].广西蚕业,2015,152(2):67-72.
[6]梁翠勤.闭立辉.做强广西蚕业的机遇及挑战[J].广西蚕业,2012,49(2):55-60.
[7]莫小敏.周颀.陈翼华.柳州市桑蚕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广西蚕业,2006,43(3):54-57.
[8]李茂菊.韦杰.宜州区蚕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J].南方农业,2019,13(6):109-110.
文章来源:《广东蚕业》 网址: http://www.gdcyzz.cn/qikandaodu/2020/0521/333.html